2018-09
新生兒出現這6種異常現象時,新手媽媽一點都不用心慌!
新手媽媽們總是關注著寶寶的一舉一動,關注他們每一個細微的變化。新生兒醫師提醒說,新生兒一些貌似異常的現象,其實是正常的。當寶寶們出現以下現象時,新手媽媽一點也不用心慌。
現象1——膚色變化頻繁
新生兒的血管伸縮功能和末梢循環尚未健全,因此膚色變化頻繁,是名副其實的“變色龍”。天冷時手腳會稍稍有點發紫,而哭泣時則會滿臉通紅;有時因為睡眠姿勢的關系,身體兩側或上下半身會出現不同的膚色,這些都是正常現象。
如果新生兒出生2—3天皮膚變黃,但7—14天后就逐漸消退,則為生理性黃疸,父母不用太過擔心;如果出生24小時內出現皮膚發黃,且迅速加重,則可能是病理性黃疸,需要送醫就診。
現象2——呼吸快慢不均
新生兒胸腔小,氣體交換量少,主要靠呼吸次數的增加維持氣體交換。正常的呼吸頻率是40—50次/分,由于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,呼吸節律有時會不規則,特別是在睡夢中,會出現呼吸快慢不均、屏氣現象。這些都是正常現象,不用擔心。
現象3——手心腳心易出汗
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,體溫調節功能差,易受外界環境影響。當周圍環境溫度較高時,新生兒會通過皮膚蒸發和出汗來散熱。這時媽媽不要緊張,只要注意居室的溫度及空氣流通,同時給新生兒補充足夠的水分就可以了。
現象4——乳腺腫脹
不論男嬰、女嬰出生3—5天后,都有可能會出現乳腺腫脹現象,這是由于受母體雌激素影響的結果,一般2—3周可自然消退。腫脹的乳房千萬不要擠壓,一旦不慎把乳頭擠破,皮膚上的細菌便可侵入乳腺,使乳腺紅腫、發炎,嚴重的可能引起敗血癥。
現象5——女嬰陰道流血
少數女嬰出生一周左右,陰道中會流出少量血樣粘液,或白色粘液,可持續兩周時間。這是因為在胎兒期受母體雌激素的刺激,子宮內膜有一定的發育。出生后雌激素的刺激停止了,就形成了類似月經樣的出血。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,不必擔心,無需治療,只要保持外陰部清潔就行了。
現象6——體重減輕
新生兒出生后體重減輕是非常正常的現象,因為排胎便和水分丟失等,都會使新生兒的體重出現下降。一般減輕的幅度不超過10%,7天內達到高峰,10天左右可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