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6
2018-06
不適宜進行母乳喂養的十種情況(一)
分享:
大家都知道,母乳喂養對寶寶來說是最好的喂養方法。母乳的營養價值很高,幾乎可以完全補充小寶寶生長發育所需各方面的營養,從而促進寶寶的健康發育。可是話又說回來,并不是所有寶寶都適合母乳喂養的,也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適宜進行母乳喂養的。如果出現下列十種情況,家長們就不應該再給寶寶進行母乳喂養,以免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。
不宜母乳喂養的情況 (寶寶篇)
一,患有楓糖尿病 這是由于嬰兒先天性缺乏分支酮酸脫羧酶,引起的氨基酸代謝異常,臨床表現特點是喂養困難,嘔吐及神經系統癥狀。多數患兒伴有驚厥、低血糖,血和尿中分支氨基酸及相應酮酸增加,有特殊的尿味及汗味。患有本癥的寶寶應給予低分支氨基酸膳食,國外已有此種奶粉,可避免這種損害。另外要注意喂食母乳要少量。
二,患有半乳糖血癥 這種有先天性半乳糖癥缺陷的嬰兒,在進食含有乳糖的母乳、牛乳后,可引起半乳糖代謝異常,致使1-磷酸半乳糖及半乳糖蓄積,引起嬰兒神經系統疾病和智力低下,并伴有白內障,肝、腎功能損害等。所以在新生兒期凡是喂奶后出現嚴重嘔吐、腹瀉、黃疸、神萎、肝、脾大等,應高度懷疑本病的可能,經檢查后明確診斷者,應立即停止母乳及奶制品喂養,應給予特殊不含乳糖的代乳品喂養。
不宜母乳喂養的情況 (媽媽篇)
三,患慢性病需長期用藥 如癲癇需用藥物控制者,甲狀腺功能亢進尚在用藥物治療者,腫瘤患者正在抗癌治療期間,這些藥物均可進入乳汁中,對寶寶的健康十分不利。